回收市场将达千亿级 动力电池“变废为宝”可期

2022年11月15日

预计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将达到96万吨。2025年通过回收动力电池可再生的锂、钴、镍、锰资源量分别约占相应需求量的27.7%、55.5%、28.7%、47.9%。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量持续提升。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1至9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达372.1GWh,同比增长176.2%。在动力电池需求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上游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特别是镍、钴、锂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核心资源。据上海钢联数据,截至11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57.9万元/吨,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进入关键期,加快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通过电池回收循环再利用缓解资源短缺难题,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动力电池迎“退役潮”

“之所以业界呼吁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本质原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分析称。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92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56%。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达371.3万辆,同比增长98.48%。

在装车量方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193.7GWh,累计同比增长110.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达77.2GWh,累计同比增长63.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达116.3GWh,累计同比增长159.8%。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景气,行业正面临动力电池回收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早期一批公共运营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以及较早投入市场面向C端用户的新能源汽车已面临动力电池退役问题。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将达到96万吨。2025年通过回收动力电池可再生的锂、钴、镍、锰资源量分别约占相应需求量的27.7%、55.5%、28.7%、47.9%。

“一方面,这些退役动力电池如果不能妥善回收利用,将会给环境带来不小的危害;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水平,能够补上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资源短缺的短板。”张翔表示。

积极完善体系建设

有行业人士认为,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市场潜力很大,但深度参与其中的难度也很大,需要相关参与者具备深厚的技术积淀以及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与此同时,政策层面也在不断完善对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体系的建设,为构建完备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保驾护航。

去年8月,为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今年11月3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促进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信息溯源管理体系。优化再生利用产业布局,深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已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设立的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有15000多个,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乐观预期下,到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048.9亿元。在千亿级市场规模驱动下,不少上市公司做起了回收生意。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循环经济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Baidu
map